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行业 --> 学员感言-->详细信息

观念精益才能铸就工作业绩的精益

 

——由计算机部件联想到精益化管理

大连中青班学员 孙晓东

精益化管理是现代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先进管理手段,是由精细化管理演变而来的。精细化是指将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不断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对过程和细节给予更多的关注。而精益化除了对过程细节的要求之外,还对产出和成本,即管理的质量和管理的收益有着更高的要求,精益化管理的核心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笔者认为,供电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由全体员工共同承担,就像电力的生产、输送与使用一样,产、供、用同时完成。精益化管理的基础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及时处理。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意识决定行为,无论是公司的决策层还是管理层,甚至包括基层各级人员,精益化工作意识的建立与养成尤为重要。态度决定一切,保持一个良好的执行态度,才有可能克服困难去创造性地工作,才能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去推行精细化管理,达到最终的目标。如果从态度上拒绝精益化管理或自以为做的不错,就很难再有突破。每一个企业都是一座金矿,如何把金子挖出来是领导的本事,想办法增加矿藏金子的品位和数量更是领导能力的体现。笔者认为,有效推进精益管理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员工的惯性思维“属性”

在计算机用语中,属性( attribute )是编程语言结构的特性,表达式的值、存储器中变量的位置、程序的目标代码、数的有效位数等都是其表现形式。我们就是要通过培训等有效形式来改变全体员工的思维表达式的值为精益管理方式,并移动存储到主导的思维位置上。

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出现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培训就是要将陈旧、落后的惯性思维进行替换、更新和升级,让每位员工认同精益化管理,使大家尽快了解精益、学好精益、用好精益,将精益化管理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

二、启动精益变革核心团队的“CPU

在计算机用语中,CPU”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是电脑中的核心配件,虽然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几十张纸那么厚,但它却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我们就是要通过各层次精益变革核心团队的高效运作、强力推行,来控制精益管理工作的开展。

精益管理成功推进的动力源泉来自企业领导的坚定决心,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团队,包括企业的管理监控层、协调推进层、项目实施层,各个环节同时给力宣贯、全面落实,才能使全体员工用精益管理思维主导具体工作行为,进而推动精益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三、打造运行顺畅的精益管理“内存”

在计算机用语中,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计算机在运行中,CPU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质量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我们就是要通过突破员工的思维定势,传输精益化工作观念,铸就高效、顺畅的数据运算内存,以确保“硬盘”内的精益管理工作内容不断更新。

目前,推行精益化管理虽然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但各自为政的“孤岛现象”、“自转”现象还是有的,精益工作不是几个人来实施就能做好的。《孙子兵法·谋攻篇》里有这样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如果公司的每位员工,都重视精益化管理,特别是一线员工能够真正自觉地将精益化管理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我们的精益化管理工作就会水到渠成!

页面功能: [ 字体: ][ 打印 ][ 点击:580 ][ 关闭 ]


相关文章article
没有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北京厚德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2790886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学研大厦B座211室 By Prod.cn